報料 image

「安心出行」內置人臉識別功能 資科辦承認 稱從未使用 正研究刪除

「安心出行」內置人臉識別功能 資科辦承認 稱從未使用 正研究刪除

傳真社拆解Android版本的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發現程式內置人臉識別模組,具有包括識別臉部五官特徵和位置的功能。由於政府拒絕公開安心出行的源代碼,無法確定程式在運作時有否進行人臉識別。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回覆傳真社查詢時承認,承辦商在開發程式時使用了包含人臉識別功能的現成模組,但強調安心出行沒有亦毋須採用相關功能,已要求承辦商研究「在不影響程式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從程式中刪除有關模組的可行性。

長子任銀行高層 幼子東莞辦高檔幼兒園 李家超兩子均與特首選委共事

李家超李文龍合照 Photo of John Lee and Gilbert Lee together

長子任銀行高層 幼子東莞辦高檔幼兒園 李家超兩子均與特首選委共事

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報名參選行政長官,被視為今屆唯一候選人的他透露,向選舉主任遞交786份提名,即已獲超過一半選委支持。當選在望,一直未見其家人現身支持。FactWire傳真社發現,李家超兩名兒子都在商界與今屆的選委有共事或合作,其中長子李文龍是恒生銀行行政總裁辦公室主任,其直屬上司、行政總裁施穎茵是金融界選委。去年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不足一個月,李文龍獲委任公職,成為有權調查上市公司的財務匯報檢討委員團成員。幼子李文駿則夥拍透過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身份晉身選委的商人李勝堆,在東莞開設每年學費超過7萬港元的幼兒園。

港英政府二按助「零首期」置業 李家超九十年代樓換樓賺逾800萬

李家超 John Lee

港英政府二按助「零首期」置業 李家超九十年代樓換樓賺逾800萬

即將登上公職生涯高峰的李家超,自1977年中學畢業後都在政府工作,與不少該年代的公務員一樣,他受惠於港英政府的公務員購屋貸款計劃,於1990年以「零首期」買入西貢全新海景獨立屋。在90年代初的樓價升浪下,偏好一手樓的李家超在首兩項物業一度獲利超過800萬元,不過他與太太在1997年「摸頂」購入何文田千呎豪宅單位,屋苑樓價在之後幾年一度急挫超過5成,令單位有機會成為負資產。李家超在九七後仕途暢順,他亦順利清還按揭,但之後再無沾手樓市,目前只得當年購入的何文田單位持有至今。

應急醫院複製武漢火神山 落馬洲建首個封閉式隔離營

應急醫院複製武漢火神山 落馬洲建首個封閉式隔離營

香港確診數字近日逐漸回落,落馬洲河套區俗稱「方艙醫院」的應急醫院及隔離設施,興建工程仍如火如荼。FactWire傳真社連日觀察,截至目前觀察到的現場環境和建築進度,發現河套區內應急醫院及正在興建的隔離設施均採封閉設計,房間的門只能通向建築物內部走廊,被隔離人士將不能像其他社區隔離中心直接從房間走出戶外。其中應急醫院的布局與武漢火神山及雷神山醫院十分相似,相信病房內將設有觀察窗、傳遞窗和洗手間,院內亦會有手術室、深切治療部、電腦掃描室等設施。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早前在網誌表示,落馬洲應急醫院將會由內地醫護人員營運。

專家顧問強烈建議第3針揀復必泰 政府呼籲鮮提及 接種比例較首兩針無增長

omicron-vaccine-3rd-dose

專家顧問強烈建議第3針揀復必泰 政府呼籲鮮提及 接種比例較首兩針無增長

多個研究指出,科興疫苗對預防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不足,政府專家顧問及疫苗科學委員會均「強烈建議」市民選擇復必泰作第3針的疫苗。不過,政府近日不斷呼籲市民打第3針時,未見有以同樣力度宣傳專家這建議,不但電視廣告沒有提及,即使是政府疫苗計劃的專用網站亦只在附件或個別「常見問題」中提及,不容易找到。在缺乏宣傳下,截至2月20日,第3針選擇復必泰的比例與首兩針幾乎相同,即僅約62%,限制了社會整體預防感染的保護力。

更多文章

道歉聲明

道歉聲明

道歉聲明

[採訪手記]重組831太子站事件—— 一個未能完整解開疑團的調查報道

[採訪手記]重組831太子站事件—— 一個未能完整解開疑團的調查報道

831太子站事件至今仍然充滿疑團,記者經過3個月的調查工作亦未能有所結論,但基於公眾知情權,傳真社將目前歸納到的資料公開展示。

【採訪手記】翻出協議的「秘密」

【採訪手記】翻出協議的「秘密」

地產商與鄉村之間的秘密協議在坊間一直屬於「都市傳說」,從來沒有完整的文件公開過,往往只是口耳相傳某人收受了多少利益去支持發展等,因此傳真社決定就此都市傳說進行調查。

【採訪手記】 連日追風 監察山竹下的大型基建

【採訪手記】 連日追風 監察山竹下的大型基建

強颱風「山竹」周日來勢洶洶,令人擔心本港大型基建能否抵禦颱風威力。傳真社在風暴期間兵分兩路,監察港珠澳大橋及高鐵西九龍總站情況。

【採訪手記】被隱藏的分攤比率契諾

【採訪手記】被隱藏的分攤比率契諾

傳真社過去一個月就領展2005年向房委會購入資產的《買賣協議》發表兩篇報道,內容針對分攤比率契諾實行情況及潛在問題。傳真社記者於5月中獲得《協議》,經過個多月努力,終發現一直隱藏的分攤比率契諾。

更多文章

系列報道